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被恢复是华北石质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以北京九龙山灌木林、侧柏林、油松林为对象,探讨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碳、氮特征及其耦合关系,为该区域植被恢复树种配置和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灌木林0~30 cm各土层SOC含量均显著高于侧柏林和油松林,而两种针叶林之间差异不显著;灌木林各土层TN含量最高,油松林最低,差异性随土层深度加深逐渐变小;侧柏林各土层C/N均最小,在0~10和20~30 cm土层中与灌木林和油松林差异显著.(2)三种类型森林土壤SOC与TN均存在表层富集现象,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但降低趋势随土层增加逐渐平缓;土壤C/N在不同土层中变化不显著,灌木林、侧柏林与油松林0~30 cm土层C/N波动范围分别为18.40~21.97、11.70~12.52和18.08~20.69.(3)土壤SOC和TN与大部分土壤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其中与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4)灌木林作为华北石质山区重要植被恢复类型之一,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可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有针对性的运用,发挥其重要固碳增汇的作用.
推荐文章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碳氮的空间变异性
植被恢复类型
土壤全碳和全氮
空间变异
关帝山
山西省
太行山南麓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和细根结构特征
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粒径
细根结构
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与土壤碳氮变化特征
毛乌素沙地
植被类型
土壤有机质
全氮质量分数
颗粒组成
华北石质山区植被恢复途径的探讨
华北石质山区
植被恢复
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石质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碳、氮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总氮 C/N 植被恢复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9-18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8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庆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14 137 7.0 11.0
2 辛学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9 487 16.0 21.0
3 张连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24 239 10.0 14.0
4 裴顺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23 241 10.0 15.0
5 封焕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9 58 4.0 7.0
6 孙丽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4 21 3.0 4.0
7 杜满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8 98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8)
共引文献  (365)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总氮
C/N
植被恢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