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以喀斯特地区为例建立了12个径流小区,通过设计4种不同试验处理措施分别不同茎形态植物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进行分析,以此对养分截留与水土保持之间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常青藤、马蔺以及薜荔均表现出一定的水土保持效果,相应的覆盖度分别为52.7%、61.8%、60.5%;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在不同茎形态植物措施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常青藤、马蔺以及薜荔对TP、DP、TN、NO3--N、NH4+-N、K的截留效果分别为0.71、0.76、0.62、0.84、0.46、0.57,0.75,0.62,0.67,0.71、0.52、0.55和0.56、0.61、0.52、0.87、0.62、0.55;水土保持与养分截留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并可对养分进行有效截留.
推荐文章
喀斯特地区紫花苜蓿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潜力
紫花苜蓿
水土保持
研究进展
基于遥感RMMF模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水土保持评价
RS⁃RMMF 模型
喀斯特功能区
喀斯特地区发展水土保持途径探索
山区
水土保持
途径
探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喀斯特地区不同茎形态植物的水土保持和养分截留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水利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不同茎形态植物 养分截留 水土保持 效果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成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5,1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7
字数 2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96.2018.1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建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茎形态植物
养分截留
水土保持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水利科技
月刊
1007-7596
23-1269/TV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8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