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揣穴”的目的是探明穴位,寻找具有疼痛、酸楚、快感等感觉的穴位.通过“审切循扪按”有利于分辨经络的虚实情况,有利于医生辨病情、定疗法,有利于医生“治神”“守机”,有利于医生判断针刺浅深.“揣穴”可以减轻进针疼痛,若医者入针手法不娴熟导致患者疼痛,惊则气乱,不利于针刺调气.《黄帝内经》中要求针灸医生应具备“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的素养;知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的持针之道;灵活运用“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的治疗原则;进针手法娴熟近乎无痛,患者感觉“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做到以上这些,需要针灸医生注重左右手配合,尤其是押手对穴位的审、切、循、扪、按.
推荐文章
《黄帝内经》腧穴考
《内经》
腧穴学
归经
古名
数目
试论《黄帝内经》背俞
《黄帝内经》
背俞
定位
主病
从针灸学角度试论《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
针灸学
张仲景
《黄帝内经》针灸系统疗法
《黄帝内经》
针灸疗法
单纯针刺
灸法
放血疗法
火针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帝内经》“揣穴”的作用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揣穴” “治神” “守机” 《黄帝内经》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8.02.0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贵锋 32 91 6.0 7.0
2 王芳 8 29 4.0 5.0
3 刘耀岽 15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揣穴”
“治神”
“守机”
《黄帝内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