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十年来,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不仅遏制了当地的土壤流失,改善了土壤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向黄河的输沙量.但是,区域森林物种和群落演替还远未得到充分发展.子午岭林区及其高度发达的森林群落,作为先进的生态区,可以将实践经验和知识借鉴到中国黄土高原的其他地区,有助于确定最有效的人工林树种,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为了系统地了解典型的当地树种对土壤性质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生长状况较好的人工林(刺槐、油松和侧柏)为研究对象,并以子午岭林区顶极群落辽东栎天然林为对照,这4种林型具有较一致的树龄(25年)、立地条件等.采用传统方法测定4种乔木林0~ 20 cm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结果表明:1)土壤蔗糖酶活性为16.94~64.49 mg·g-1· 24 h-1,脲酶活性为0.15~0.26 mg·g-1·24 h-1,碱性磷酸酶为0.65~1.23 mg·g-1·24 h-1,且侧柏土壤的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刺槐和油松土壤.从3种酶活性几何平均值来看,侧柏土壤酶活性甚至高于辽东栎;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范围分别为247.37 ~ 529.84 mg·kg-1、41.48 ~ 77.91mg·kg-1,均为侧柏>油松>刺槐,且侧柏显著高于油松和刺槐.辽东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高于侧柏,而微生物生物量氮低于侧柏,但差异均不显著;3)油松土壤溶解性碳、氮含量较高,甚至高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说明油松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是较微生物生物量更主要的活性养分;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刺槐和油松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有机碳、全氮、碳磷比、氮磷比、脲酶影响较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碳磷比、氮磷比和氮与磷呈负相关,土壤溶解性碳、氮与碳氮比呈负相关.表明侧柏是较油松和刺槐更适用于南部森林带的造林树种.
推荐文章
施肥对泡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泡桐
人工林
施肥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
鲁东南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时空动态
微生物生物量碳
杨树人工林
微生物熵
季节变化
垂直分布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
大兴安岭
重度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土壤酶活性
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季节变化
落叶松人工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午岭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蔗糖酶 脲酶 碱性磷酸酶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95-270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全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4 237 9.0 14.0
2 张海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 161 7.0 7.0
3 王宝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 12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3)
共引文献  (585)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蔗糖酶
脲酶
碱性磷酸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