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理论分析了螺旋贝塞尔光束的产生机理.根据高斯-谢尔模型的交叉谱密度公式及交叉谱密度传播理论,推导得出了部分相干螺旋贝塞尔光束的表达式.研究了部分相干螺旋贝塞尔光束的传输特性,同时分析了相干度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光束截面光强分布对比度逐渐下降,光场分布由贝塞尔型分布逐渐向高斯型分布转变,但是光束仍具备螺旋自加速特性;高阶光束出现了暗核消退现象,并且暗核消退距离随阶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相干长度的下降,贝塞尔光场分布区间逐渐减小,光束的无衍射距离缩短.同时,探讨了光场调控对光束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全息片的参数设定以及光场相干度的调节.
推荐文章
角向偏振螺旋贝塞尔光束的传输特性
Collins公式
角向偏振光束
螺旋贝塞尔光束
偏振态
利用部分相干效应获得局域空心光束
部分相干光
空间相干
聚焦
菲涅耳数
局域空心光束
部分相干圆偏振涡旋光束的深聚焦
深聚焦
德拜理论
涡旋光束
角动量
部分相干
高阶贝塞尔光束的Z扫描理论
高阶贝塞尔光束
Z扫描
非线性光学
归一化透过率
高灵敏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部分相干螺旋自加速贝塞尔光束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物理光学 部分相干 交叉谱密度 自加速光束 螺旋贝塞尔光束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41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3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AOS201838.112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逢铁 145 666 15.0 18.0
2 陈婧 27 68 5.0 7.0
3 胡润 9 3 1.0 1.0
4 杨艳飞 8 1 1.0 1.0
5 胡汉青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4(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5(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光学
部分相干
交叉谱密度
自加速光束
螺旋贝塞尔光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