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选择黄土丘陵区砖窑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6月至11月对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刺槐林、草地、柠条灌木林、小叶杨林、海红林和撂荒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自上面下均呈“S”状分布,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土壤湿度剖面,土壤水分活跃层、次活跃层、相对稳定层的深度范围不同.(3)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海红林的土壤贮水量最大,为258.21 mm,然后依次为小叶杨林、撂荒地、草地和刺槐林,柠条灌木林样地最小;监测期内土壤贮水量随时间呈增长趋势,在11月达到最大值.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在100 cm以下土壤深层季节变异趋于稳定.研究认为,乔灌林消耗更多深层的土壤水分,柠条灌木林易引起土壤干燥化,海红林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撂荒地和草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稳定.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含水量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
黄土丘陵区
土壤水分
灰关联分析
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土壤湿度
土地利用
水量平衡
黄土塬区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
土壤水分
蓄水特征
垂直变化
灰色关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土丘陵 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贮水量 土壤深度 土地利用类型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71-348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081614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宁凤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41 416 9.0 19.0
2 程曼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10 119 7.0 10.0
3 马婧怡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22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8)
共引文献  (53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4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丘陵
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贮水量
土壤深度
土地利用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