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SLE患者58例和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28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等临床资料,测定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功、肾功、血沉、补体、免疫球蛋白等指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程度,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比较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分析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颈动脉IM T显著高于对照组[(0.56±0.17)m m与(0.39±0.03)mm,t=5.236,P<0.01].年龄小于40岁的SLE患者的PW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39.8 cm/s与1044.6 cm/s,t=2.589,P=0.019).相关分析显示,SLEDAI(r=0.335,P=0.015)、强的松累积剂量(r=0.742,P<0.001)和病程(r=0.741,P<0.001)是颈动脉IM 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明显增加,而且疾病活动指数、强的松累积剂量和病程是颈动脉IM T增厚的相关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动脉粥样硬化
炎性递质
免疫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危险因素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5-1527,15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93.2
字数 27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8.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唯唯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4 2 1.0 1.0
2 慕开达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内分泌科 3 1 1.0 1.0
3 张菁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内分泌科 2 1 1.0 1.0
4 张进安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内分泌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斑狼疮,系统性/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