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岸缓冲带作为河流-陆地之间重要的生态过渡区,恢复以及优化其退化的植被系统对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及实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植被格局情景模拟和汇流路径长度指数,分析不同植被盖度和坡度下坡面水文连通性对植被格局的响应,探讨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水土保持效应的最优植被格局.结果表明:坡中格局-粗粒度-集群分布的植被配置方式所产生的汇流路径长度最小、水文连通性最弱,是抑制坡面产流汇流效果最优的植被格局类型.对于最优植被格局,其汇流路径长度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加,坡长越长,坡度的作用越明显,水文连通性在各坡度之间的差异越显著;汇流路径长度随植被盖度增加而减小,低盖度时各坡度之间的汇流路径长度差异明显,当盖度达到45%时,各坡度之间的汇流路径长度趋于一致、水文连通性差异较小.实证坡面汇流路径长度随植被盖度增加其降低趋势无规律性,而最优植被格局汇流路径长度随植被盖度增加均呈现出一致的先急剧后平缓下降趋势.在设置的5°~20°坡度范围内,最优植被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盖度变化过程中不同坡度之间汇流路径长度的差异,突显了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
推荐文章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
河岸缓冲带
植被
景观连接度
斑块重要值
植被廊道网络
黄河中下游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时空动态
植被动态
驱动因子
河岸缓冲带
黄河中下游
洞庭湖区水系格局及连通性优化
水系格局
水系连通性
水系结构
连通性指标
洞庭湖区
郑州贾鲁河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完整性评价
城市河流
植被缓冲带
生态完整性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坡面水文连通性的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优化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植被格局 情景模拟 水文连通性 汇流路径长度 河岸缓冲带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9-7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3.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1)
共引文献  (462)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8(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被格局
情景模拟
水文连通性
汇流路径长度
河岸缓冲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