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阐述了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用于被动式多普勒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综合考虑干涉条纹对比度和仪器测速灵敏度等关键因素,建立了效率函数,分别针对高斯线型和洛伦兹线型发射谱线,从理论上推导了最优单臂偏置量的选择依据,并以高斯线型目标谱线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干涉条纹反演多普勒速度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化了多谱线目标源的数据处理过程.结合自适应频率跟踪算法对单谱线目标源和多谱线目标源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噪声的情况下,该方法针对多谱线目标源的多普勒测速最大绝对误差在0.004 m/s以内,与针对单谱线目标源的处理精度相当,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精度要求.
推荐文章
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的消偏振衰落技术研究
相干光学
激光多普勒测速
偏振衰落
数学模型
空间外差光谱仪系统设计
空间外差光谱仪
系统设计
参数设计
傅里叶变换光谱
空间外差光谱仪基频波长的定标
空间外差光谱仪
干涉图
空间频率
基频波长
定标
空间外差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遥感探测中的应用
空间外差光谱技术
超光谱
大气遥感
CO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技术的多普勒测速仿真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 多普勒测速 频率跟踪算法 最优单臂偏置
年,卷(期) 2018,(14) 所属期刊栏目 总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7.20180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辉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95 2226 23.0 39.0
2 刘恩海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48 634 14.0 24.0
3 程欣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9 70 4.0 8.0
4 方亮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4 34 3.0 5.0
5 彭翔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5 8 2.0 2.0
6 况银丽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
多普勒测速
频率跟踪算法
最优单臂偏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