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治法是衔接辨证和选方的中心环节,在辨证论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活血化瘀法、通经活络法与软坚散结法均是以祛除体内病理产物为主要功用的治法,三者存在相互交叉的部分,但是由于作用于病理产物的方式不同,故在临床治疗中产生的效果亦各不相同.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血瘀证初步形成阶段,此时血液呈现出高凝状态,但尚未聚集于某部,呈现为“点”状;通经活络法,其主要作用是通畅分布在经络上的“线”状病理产物;软坚散结法以软化消散病理产物为主,作用于局部的包块,即“面”的病变.因此在临床运用中,需要根据病情酌加选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推荐文章
活血化瘀法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
急性脑出血
活血化瘀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
妇痛宁颗粒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活血化瘀
中药
老年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活血化瘀法、通经活络法与软坚散结法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软坚散结法 通经活络法 活血化瘀法 中医治法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3-79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8.05.1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54 533 12.0 21.0
2 赵汉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0 18 3.0 3.0
3 雷新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坚散结法
通经活络法
活血化瘀法
中医治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