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单因素变量分析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桉木浆和苇浆的效果,优选酶预处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桉木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3.0IU/g,预处理时间2h,温度50℃,pH值7.5;预处理苇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0IU/g,预处理时间1h,温度50℃,pH值7.5.与原浆相比,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酶预处理桉木浆打浆度提高7.4°SR,苇浆打浆度降低3.1°SR.酶预处理过程中,桉木浆和苇浆中细小组分含量降低,纤维平均长度增加,桉木浆和苇浆纤维得以软化.经PFI磨浆后纤维表面分丝帚化程度加强,打浆效果显著改善,成纸抗张强度和耐破强度提高.
推荐文章
酶预处理对纤维打浆性能的影响
漂白阔叶木浆
纤维素酶
PFI磨浆机
打浆能耗
纤维形态
酶预处理对漂白针叶木浆性能和打浆能耗的影响
纤维素酶
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
预处理
打浆
强度性能
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漂白马尾松纤维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内切纤维素酶
纤维素微纤丝
纤维形态
结晶度
纤维性能
纤维素酶促打浆对漂白针叶木浆湿部电荷特性的影响
纤维素酶
酶促打浆
纤维特性
Zeta电位
溶解电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对浆料打浆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纸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纤维素内切酶 酶预处理 桉木浆 苇浆
年,卷(期) 2018,(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752|TS743+.14
字数 7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211.2018.2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云峰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77 278 8.0 14.0
5 刘祝兰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5 69 5.0 5.0
9 姚华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素内切酶
酶预处理
桉木浆
苇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纸业
半月刊
1007-9211
37-1281/TS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南路101号
24-13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06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