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肝阴虚”相关疾病的发病部位、西医疾病、临床科室等方面,阐述“肝阴虚”脏象与西医疾病的关联性.方法:以“肝阴虚”为主题词全文检索中国知网,对发病部位、病名、临床科室、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收集全文文献共计688篇,最终纳入文献165篇.“肝阴虚”所涉及的发病部位21个,依次为血液血管、颅脑、心脏等,相关临床科室17个,依次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等,相关疾病38个,依次为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结论:通过建立“肝阴虚”脏象与西医疾病间的联系,使“肝阴虚”脏象变得直观具体.
推荐文章
阴虚体质与相关疾病的探究
阴虚体质
糖尿病
高血压
24h动态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与肝阴虚肝阳亢的关系
肝阳亢
肝阴虚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从肝肾阴虚论述二至丸治疗黄褐斑的机制
肝肾阴虚
二至丸
黄褐斑
肝肾阴血亏虚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阴虚”相关疾病的文献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阴虚” 疾病分布 脏象理论 病证结合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肝病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8.02.006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成华 88 288 9.0 11.0
2 郑绍勇 25 5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阴虚”
疾病分布
脏象理论
病证结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