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准确评价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该文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建立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利用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CA, SQI-CA和soil quality index-PCA, SQI-PCA)和全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total, SQI-T)对坡耕地耕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差异明显,其中耕层平均厚度(19.93±4.9) cm,接近作物生长适宜水平;土壤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7.43±8.71)和(0.97±0.42) g/kg,处于中度贫瘠化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含量分别为(26.1±22.22)和(155.46±88.35 )mg/kg;pH均值为(5.34±0.77),土壤呈弱酸性.2)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贯入阻力、土壤有机质、pH值和有效磷组成.基于不同数据集的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土壤质量指数变化范围、均值表现为SQI-T>SQI-CA>SQI-PCA,变异系数表现为SQI-T<SQI-CA<SQI-PCA,SQI-CA与SQI-T的Nash有效系数和相关度高于SQI-PCA,而相对偏差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则低于SQI-PCA,这表明基于聚类分析最小数据集(MDS-CA)较基于主成分分析最小数据集(MDS-PCA)更适合替代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对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3)从保水、保土、保肥及增产潜力角度看,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诊断指标适宜性阈值为耕层厚度≥20.39 cm,土壤容重0.92~1.21 g/cm3,土壤贯入阻力≤1.21 k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18.82 g/kg,pH值5.04~5.38,有效磷≥28.83 mg/kg.合理深松是构建合理耕层的有效措施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恢复、农作物生产适宜性调控和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提供参考,有利于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
推荐文章
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的云南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
模型
相关分析
耕层土壤质量
土壤管理评估框架
最小数据集
坡耕地
参数适宜范围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耕层
土壤质量
坡耕地
最小数据集
紫色丘陵区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红壤坡耕地
耕层质量
障碍类型
影响因素
辨识
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退化特征及障碍因子诊断
土壤
退化
诊断
耕层质量
障碍因子
红壤坡耕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聚类及PCA分析的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红壤坡耕地 合理耕层 土壤质量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6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100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8.07.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东梅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6 1322 21.0 32.0
2 刘益军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7 250 10.0 15.0
3 娄义宝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4 102 5.0 9.0
4 金慧芳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6 105 5.0 10.0
5 杨旭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48 3.0 6.0
6 陈正发 8 6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5)
共引文献  (459)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37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3)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8)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红壤坡耕地
合理耕层
土壤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