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兼具景区性质和居住性质的传统村落,其公共空间气候舒适度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村落宜居建设.本研究选取大余湾村9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测点,于夏、冬两季进行微气候环境实测与使用状况调查记录.通过分析对照实测数据和使用状况.结果表明: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气候舒适度是室外空间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他如民俗活动、商业行为等功能性同样占据着较大比重;改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气候舒适度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增加顶部遮阳、绿化植被;针对人群密集的若干空间节点,进行精准品质提升改造.
推荐文章
1965-2015年武汉市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气候舒适度
温湿指数
综合舒适指数
武汉市
武汉市夏季室外环境热舒适度主观评价研究
平均热感觉指数
热感受成因
热舒适度投票
夏热冬冷地区
环境满意程度投票
临沧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临沧
舒适度
旅游度假
气候指数
赤水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旅游气候
气候舒适度
赤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气候舒适度研究——以武汉市大余湾村为例
来源期刊 城市建筑 学科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夏热冬冷地区
年,卷(期) 2018,(2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1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剑宇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9 1 1.0 1.0
2 金玉泽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 0 0.0 0.0
3 张迪新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 0 0.0 0.0
4 贾肖虎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 0 0.0 0.0
5 王紫璇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候舒适度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夏热冬冷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建筑
旬刊
1673-0232
23-1528/TU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4-23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49
总下载数(次)
111
总被引数(次)
527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