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选择的加剧,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以汾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气象、土壤、统计数据及专题地图等为数据源,基于ArcGIS平台,采用CASA、InVEST等模型,评价了2000年和2008年汾河上游流域泥沙截持、产水量、NPP、固碳释氧、粮食生产五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情况;同时,整合人口、居民点、道路定量评价了研究区2000和2008年人类活动强度,并采用SPSS典型相关分析方法(CCA),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与人文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研究区5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明显.其中,泥沙截持服务减少43.30 t/hm2,减少范围占整个流域87.5%,只有北端局部区域有所增强;产水服务增加4.74 t/hm2,产水服务增加的区域占到了流域总面积的89.6%:NPP生产服务增加0.86 t/hm2,NPP增加的区域占研究区的93.7%,仅边缘零星区域NPP减少;固碳释氧服务与NPP生产服务呈现一致的时空格局,增加量达2.18 t/hm2,仅流域边缘零星分布减少的斑块;粮食生产服务总体上有所降低,下降幅度为15.65 kg/hm2,粮食生产减少的区域占到整个流域的65%.同期,该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有所增强,人类活动指数(HAI)由0.19增加到0.21,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空间格局.相关性分析表明,2000-2008年前,人类活动与泥沙截持和产水服务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r=0.637**和r=0.656**).典型相关分析则(CCA)表明:影响泥沙截持服务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坡度,影响产水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和温度;2000-2008两年间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量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泥沙截持和产水服务受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NPP生产/固碳释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和坡向.
推荐文章
汾河上游流域景观破碎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研究
汾河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格局
破碎化
空间关联
基于小流域的汾河上游生态服务价值演变
生态服务价值
小流域
汾河上游
基于小流域的汾河上游生态服务价值演变
生态服务价值
小流域
汾河上游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三工河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驱动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汾河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驱动因素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汾河上游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活动强度 驱动因素
年,卷(期) 2018,(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6-789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1106198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常红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4 47 2.0 4.0
2 王亚璐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5)
共引文献  (82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汾河上游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活动强度
驱动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