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致患者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替比夫定致横纹肌溶解的案例,分析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及症状、实验室检查、肌活检和预后等资料.结果:纳入的13份案例中,涉及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29.8±9.9)岁;其发生不良反应的中位时间为11月,症状初始表现以双下肢无力、疼痛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初始表现为反复恶心、呕吐的有3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双下肢肿胀;所有患者的肌酸激酶(CK)均明显升高,部分患者的血乳酸值(LA)也明显升高;经停药及其他对症处理后3例患者病死.结论:替比夫定致患者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潜伏期较长,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均可导致该不良反应的发生.CK值的监测可能具有预防横纹肌溶解发生的作用,但不可完全依赖;在诊治过程中注意监测LA,警惕合并乳酸酸中毒,线粒体的毒性可能是替比夫定致患者横纹肌溶解的病理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甘草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伴横纹肌溶解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醛固酮增多症
横纹肌溶解
甘草
低钾血症
针灸治疗他汀类药物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针灸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横纹肌溶解症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17例临床分析
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衰竭,急性
临床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替比夫定致患者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来源期刊 抗感染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横纹肌溶解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不良反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1-19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93/j.issn.1672-7878.2018.11-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孔彩 9 12 2.0 3.0
2 朱晓虹 28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替比夫定
横纹肌溶解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抗感染药学
月刊
1672-7878
32-1726/R
大16开
江苏省苏州东方大道988号吴中大厦1508室
28-194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0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2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