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的肝脏毒性作用,探讨吴茱萸的炮制减毒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和吴茱萸不同炮制品组(生吴茱萸、甘草制吴茱萸及盐制吴茱萸),各炮制品又分为6.5、3.25、0.65 g/kg剂量组,各组连续ig 15 d后处理,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组织中SOD、MDA、Na+,K+-ATP酶、Ca2+-ATP酶、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吴茱萸组能升高血清中ALT、AST含量,降低肝组织Na+,K+-ATP、Ca2+-ATP、SOD活力,升高MDA、TNF-α、IL-1β水平,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与生吴茱萸组比较,甘草制吴茱萸组、盐制吴茱萸组能降低血清ALT、AST含量,升高肝组织Na+,K+-ATP、Ca2+-ATP活力、SOD活力,降低MDA、TNF-α、IL-1β水平,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结论:甘草制和盐制可有效降低吴茱萸的肝毒性,减轻吴茱萸导致的肝损伤,其炮制减毒的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组织氧化损伤,改善肝组织能量代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吴茱萸致肝毒性研究
吴茱萸
肝毒性
作用机制
吴茱萸饮片炮制研究进展
吴茱萸
炮制
研究
吴茱萸不同提取部位致大鼠肝毒性研究
吴茱萸
SD大鼠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炮制降低吴茱萸肝毒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吴茱萸 炮制 肝毒性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炮制与养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0-5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3.1|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8.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振国 172 2025 27.0 36.0
2 刘舒凌 27 55 4.0 6.0
3 张晟瑞 6 11 2.0 3.0
4 韦慧 4 7 1.0 2.0
5 陈奔 7 19 3.0 4.0
6 黄艳婷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茱萸
炮制
肝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