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了探究生长期间不同土壤厚度、水分及种植方式处理对草本植物凋落物分解质量损失和化学计量特征的的影响,采用分解袋法,在露天分解床上分解经过生长期间2种土壤厚度(对照土壤厚度和浅土处理)、2种水分(正常灌水处理和干旱处理)和2种种植方式(单种和混种)处理的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凋落物,研究生长期间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及不同的种植方式是否通过改变两物种初始凋落物质量、产量和组分来影响自身凋落物分解.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CK)相比,在干旱组(D)和浅土0干旱组(SD),两物种地上、根系和总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初始N和P含量均显著增加,凋落物产量、C/N和C/P显著降低,凋落物地上组分比大体上无显著变化;而不同的种植方式处理对各组分质量损失率、元素含量、计量比、凋落物产量和组分比大体上无显著影响;(2)两物种地上、根系和总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与地上、根系和总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N呈显著负相关,与凋落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总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地上凋落物组分比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生长期间干旱和浅土+干旱处理能够通过影响苇状羊茅和黑麦草的初始凋落物质量、产量和组分比来加快地上、根系和总凋落物分解,其中凋落物N含量和C/N是影响两物种凋落物分解快慢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方式下两种草本营养元素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的响应
土层浅薄化
岩溶干旱
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
种植方式
苇状羊茅
黑麦草
喀斯特区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群落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退化群落
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喀斯特
内稳性
模拟增温和不同凋落物基质质量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红松
蒙古栎
凋落物分解
温度
二氧化碳累计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土壤厚度、水分和种植方式对喀斯特两种草本凋落物分解质量损失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壤浅薄 岩溶干旱 种植方式 凋落物分解 凋落物质量和产量
年,卷(期) 2018,(18)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49-655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208034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7)
共引文献  (578)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5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2(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浅薄
岩溶干旱
种植方式
凋落物分解
凋落物质量和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