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脐带MSCs(human umbilical cord MSCs,HUC-MSCs)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60只8周龄Wistar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于造模后1周经大鼠尾静脉注射标记好的HUC-MSCs 200μl,同理,B组注射相同剂量DMEM,C组未作特殊处理.术后1 d及1周、2周、3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行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3周、8周和12周取材行HE染色观察损伤周围细胞及空洞形成情况;免疫组化观察HUC-MSCs通过静脉向损伤脊髓局部迁移、存活和分化情况,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比较各组损伤局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 损伤后大鼠均呈现双后肢全瘫,术后1 d BBB评分0~1分,随后各组BBB评分逐渐上升;从术后3周起,A组BBB评分均高于B、C组(P<0.05).HE染色示术后3周、8周、12周,A、B、C组标本可见损伤局部结构紊乱,胶质瘢痕大量增生,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神经元包体萎缩,周围形成空洞及组织液化.术后12周标本放大相同倍数下,可见细胞移植组空洞较其他两组减小.术后3周时,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A组BrdU标记的HUC-MSCs存活并向损伤区聚集.术后3周、8周、12周,B、C组均未见BrdU标记的HUC-MSCs.A组各时间点均未观察到NSE、GFAP染色阳性细胞,即未见到HUC-MSCs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第3周时A组可见损伤区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8周时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12周时可见脊髓损伤局部星形胶质细胞减少,并且形成胶质瘢痕,A组形成的胶质瘫痕面积较B组、C组减少.结论 静脉移植HUC-MSCs可向大鼠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并修复受损神经,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一种无创性移植技术.
推荐文章
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功能评价
神经前体细胞
脊髓损伤/移植
运动试验
诱发电位,运动
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人脐带血干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功能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
脊髓损伤
脐血干细胞移植
轴突
神经再生
大鼠
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移植脐带MSCs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泰山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脐带 MSCs 静脉移植 脊髓损伤 大鼠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36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开斌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骨科诊疗部 13 17 2.0 3.0
2 常辉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骨科诊疗部 3 2 1.0 1.0
3 卓锋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骨科诊疗部 1 0 0.0 0.0
4 娄彦华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骨科诊疗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脐带
MSCs
静脉移植
脊髓损伤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泰山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115
37-1199/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