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不仅对研究裸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古生态和古气候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该树种具有造林、用材和药用等方面的较高价值.研究长苞铁杉在气候变化下的分布格局变化是制定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结合不同时期(当前、2050年和2070年)和不同二氧化碳排放情境下(RCP2.6和RCP8.5)的气候因子变量,探讨气候变化与物种地理分布格局的关系,预测长苞铁杉的潜在分布区变迁.本研究考虑了空间约束对物种分布的限制作用,构建了气候因子预测模型(C)和气候+空间约束因子预测模型(C+S)分别进行潜在分布区预测,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显示,最干月降水量和温度年较差是影响长苞铁杉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空间约束因子对长苞铁杉未来的地理分布有重要影响.随时间年限增加,长苞铁杉总潜在适生区面积降低,特别是中高等级的适生区面积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分布范围总体向北移动,这些变化趋势在RCP8.5情境下更加突出.这一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会导致长苞铁杉种群分布范围收缩和生境适宜度下降,加剧其受胁程度.加入空间约束因子后,C+S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结果更符合长苞铁杉的迁移、扩散特性.长苞铁杉未来的核心分布区仍位于现存的湘、桂、黔结合部,表明其具有“原地避难”的特性,应进一步加强对现有野生资源的保护.渝、川、鄂结合部的大巴山等地区是未来气候变化下长苞铁杉的理论分布区域,可作为长苞铁杉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引种地区,应提早进行人工引种、栽培等前期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长苞铁杉的保护、物种迁地保存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准确预测濒危、珍稀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提供方法参考.
推荐文章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模型研究
长苞铁杉群落
Weibull分布
物种多度分布模型
气候变化对孑遗植物银杉的潜在分布及生境破碎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
孑遗植物
景观指数
生境破碎化
银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孑遗植物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分布格局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空间约束 长苞铁杉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避难所
年,卷(期) 2018,(24) 所属期刊栏目 西南生态的现状、影响及变化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34-894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60212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5)
共引文献  (761)
参考文献  (5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7(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0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1(4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2(4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3(4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4(3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5(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6(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大熵模型
空间约束
长苞铁杉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避难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