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和《名医类案》中治疗泄泻方药的用药特点,探究肝郁脾虚泄泻的机理及辨证要点,对其进行科学全面地阐释,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和《名医类案》中治疗泄泻的80例方药分析其用药规律,对方药中出现较多的单味药进行排序,对这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单味药进行归经统计,然后对这些药物的药性和药味进行归类统计.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在《临证指南医案》和《名医类案》中记载治疗泄泻的80个药方中,有17味药出现最多,次数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茯苓、白术、陈皮、泽泻、白芍、半夏、人参、黄芪、厚朴、乌梅、川芎、猪苓、桂枝、山楂、炙甘草、菟丝子和知母,且这些药物归脾经的居多.在病机归类上,治疗肝脾不和以及从湿论治的证型病案最多;且在药物药性方面,温性药物使用最多.而在药味上,甘、辛、苦味药物则使用较多.结论: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和《名医类案》中治疗肝郁脾虚泄泻方药的用药分析,可知肝郁脾虚泄泻的发病以脾虚为本,肝郁、湿邪是其中重要的病机.因此在治疗上要以治疗脾虚为核心要义,以疏肝理脾、抑肝挟脾为治疗原则,要把祛湿作为临床诊治的关键.
推荐文章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用药 规律
中风
数据挖掘
《临证指南医案》
用药规律
《临证指南医案》消渴辨治浅析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消渴
辨治
《临证指南医案》调经用药探析
临证指南医案
调经
用药特点
数据挖掘《临证指南医案》肿胀病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临证指南医案
肿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证指南医案》及《名医类案》治疗肝郁脾虚泻泄用药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郁脾虚泄泻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8)
共引文献  (43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郁脾虚泄泻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