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水分收支是对水循环要素降水、蒸发蒸腾、径流以及土壤贮储水量变化等的定量刻画,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至关重要.基于黑河流域阿柔观测站2014和2015年水文气象观测数据,运用水量平衡理论,定量的评估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动态,并结合双源模型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进行拆分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5-9月)植被蒸腾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主要的耗水形式,2014和2015年生长季平均蒸散比(T/ET)分别为0.74和0.79;(2)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主要发生在0-40 cm处,且受冻融过程影响显著;(3)在降水较多的年份(201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分收支基本平衡,且不受冻融影响的月份(6—9)有地表径流产生约42 mm;在正常年份(2015),生态系统呈现水分亏缺,亏缺量约为134mm,6-9月约亏缺26 mm;(4)模型估算蒸散发(ET)与实测蒸散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可达0.90,敏感性分析表明模型输入变量对蒸散发(ET)及蒸散比(T/ET)产生的误差较小,双源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发(ET)的拆分.
推荐文章
基于遥感和Penman-Monteith模型的内陆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蒸散发估算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
蒸散发
Penman-Monteith公式
叶面积指数
三种方法测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比较
蒸散
波文比
涡度相关技术
小型蒸渗仪
高寒草甸
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支付意愿(WTP)
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价值
张掖地区
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水生态系统
空间异质性
环境因子
黑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流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分收支及蒸散发拆分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水分收支 双源模型 蒸散比(T/ET)
年,卷(期) 2018,(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00-741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092517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佩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7 176 5.0 7.0
5 李小雁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891 18.0 27.0
9 张赐成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2 10 2.0 2.0
10 童雅琴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1 2 1.0 1.0
11 白岩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4)
共引文献  (201)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3(6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4(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3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15)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草甸
水分收支
双源模型
蒸散比(T/E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