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的建群种,水分和氮素是限制胡杨幼苗的存活及早期生长的主要因子.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水和氮素的交互作用对胡杨幼苗不同生长阶段氮素的吸收分配利用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氮素对胡杨实生苗早期形态建成的作用及对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以期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实验以一年生胡杨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内盆栽实验,设置4个干旱处理(D1、D2、D3、D4,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40%-45%、60%-65%、80%-85%)和3种氮素水平(No、N1、N2∶0、3、6g/盆)测定胡杨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各部分的Ndff、分配率及利用率.结果表明:胡杨幼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65%(D3)、氮素添加量3g/盆(N1)时,其生长表现为最佳状态;干旱胁迫下,不同氮素添加量对胡杨幼苗各部分的Ndff值存在显著差异,N2低于N1;随干旱胁迫减弱(D3、D4),植株在生长早期(25 d)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地上部分转运,生长后期(75 d)植株Ndff最高,其中以根系中Ndff最高;不同生长期幼苗各部分的15N分配存在显著差异,根系15N分配率较高,但不同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生长期的推移,植株对15NH415NO3的利用率表现为粗根最大,各处理中D3N1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轻度干旱胁迫下添加适量的氮素能够增强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优化水资源获取以维持生存的重要机制.
推荐文章
干旱胁迫下氮素对胡杨幼苗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胡杨幼苗
氮素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
光合
不同氮素形态对干旱胁迫杉木幼苗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干旱胁迫
氮源
杉木幼苗
大量养分
中量养分
微量养分
NaCl胁迫对胡杨幼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NaCl胁迫
胡杨幼苗
生理生化指标
干旱胁迫环境下的胡杨叶片气孔变化
胡杨
雌株
雄株
干旱胁迫
气孔密度
气孔长度
塔里木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旱胁迫下胡杨实生幼苗氮素吸收分配与利用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胡杨实生幼苗 15N示踪技术 分配率 利用率
年,卷(期) 2018,(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08-751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112821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晓东 1 6 1.0 1.0
2 钟小莉 1 6 1.0 1.0
3 桑钰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0)
共引文献  (315)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杨实生幼苗
15N示踪技术
分配率
利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