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黄檗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散生于阔叶林中,数量稀少,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人为破坏大大减少,然而其种群数量仍没有显著增加,拟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我国黄檗的潜在分布区,并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为我国野生黄檗种群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获得69个包括准确经纬度信息的分布点,同时在世界气候数据库(World-Clim)中下载中国大陆的3个地形变量(ah、slo、asp),5个土壤变量(grav、pH、radi、rub、oc)和19个生物气候变量(bio1—bio19),利用多重共线性分析来检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剔除出部分相关性高的环境因子,最终得到包括6个气候变量(bio1、bio3、bio4、bio12、bio15、prec1)、3个地形变量(ah、asp、slo)及5个土壤变量(grav、pH、radi、rub、oc)的14个环境因子作为环境变量,进而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预测了黄檗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并评价分布区的适宜等级;分析了影响黄檗分布和适生性的关键因子及其适生区间.1)黄檗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大部分区域,以及河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区域,黄檗潜在分布区总面积为117.51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2.27%,其中高度适宜分布区面积为189400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97%,主要包括黑龙江中东部,吉林大部分区域,辽宁东南部和北京大部分区域.2)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35.7%)、年均降水量(28%)、坡度(6.5%)、年均温(6.7%)和有机碳含量(5.8%)是影响黄檗分布的5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总的贡献率为82.7%.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在14000—16000范围内,年均降水量在600-800 mm范围内,坡度在2°-8°范围内,年均温在1-7℃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在25-65g/kg范围内为黄檗适宜分布的环境因子区间.我国野生黄檗分布还远远没有达到其潜在的分布范围,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目前资料显示分布并不广泛的省份也是进行野生黄檗迁地保护和人工种植的可选区域.对影响黄檗分布和适生性的关键因子进行分析后表明,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越大其适生程度越高(14000-16000),说明黄檗对于温度的承受范围较大;年均降水量处于700 mm左右其适生程度最高,说明黄檗对于水分要求为中等水平;坡度为2°-8°范围内野生黄檗的适生程度最高,说明黄檗多分布在缓坡地带,年均温在4℃其适生程度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在50 g/kg左右其适生程度最高.
推荐文章
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
春玉米
潜在种植分布
主导气候因子
气候适宜性
最大熵(MaxEnt)模型
新疆贝母潜在分布区域及生态适宜性预测
气候变化
新疆贝母
适宜分布
驱动因子
生态位参数
外来广聚萤叶甲在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CLIMEX
广聚萤叶甲
豚草
三裂叶豚草
向日葵
分布预测
风险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大陆黄檗潜在分布区及分布适宜性评价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檗 Maxent模型 环境因素 潜在分布区 空间分析
年,卷(期) 2018,(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69-747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110719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韶华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53 766 16.0 25.0
2 周鑫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7 28 4.0 5.0
3 张孝然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5 28 4.0 5.0
4 黄治昊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6 28 4.0 5.0
5 蒲真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6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2)
共引文献  (19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檗
Maxent模型
环境因素
潜在分布区
空间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