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角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前提,具有相互作用的3味药物的有机组合,或独立成方,或作为方剂的主药或辅药,其核心是"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伤寒论》素以药方精炼,配伍巧妙,为后世所推崇.《伤寒论》中下法的运用已初具规模,辨析精微,治法多样.张仲景所使用的下法己经不是单纯由泻下药物构成的下法,而是由多种药物构成的多种治法的配伍运用.张仲景下法治法的配伍和下法角药的运用与"据证立法,据法用药"的内核相应.今从治法配伍的角度探讨《伤寒论》角药在下法中的运用.
推荐文章
阴阳学说在《伤寒论》辨证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
伤寒论
辨证
论《伤寒论》中苦寒药的运用特点
张仲景
伤寒论
苦寒药/治疗应用
《伤寒论》中“控水论”之下法探析
《伤寒论》
控水论
下法
八法
固下
控水论
利尿剂
浅析《伤寒论》中的护理思想及其临床意义
伤寒论
中药煎煮方法
将息
护理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伤寒论》下法中角药的运用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角药 伤寒论 下法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9-22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共引文献  (16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药
伤寒论
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