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在评论诗文时,通常说"触景生情",似乎是先有景,然后才有人的喜怒哀乐。其实"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说明情感的产生,是由于自然景物的触发;外物也可能成为人物性格的外延、意志的投影。作为一种自然物,雨是无生命的东西,但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他们给"雨"赋予了不同的形象。
推荐文章
北朝诗人的地域特征
北朝
诗歌中心
堡寨士人
地域特征
南宋爱国女诗人述论
南宋
女诗人
爱国主义
作品叙录
广西古典诗人词客的构成特色
美女诗人
壮族诗词家
夫妻诗人词客
儒将风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人听雨
来源期刊 工会信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人 触景生情 自然景物 人物性格 自然物 诗文 乐记
年,卷(期) 2018,(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0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人
触景生情
自然景物
人物性格
自然物
诗文
乐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会信息
半月刊
11-2873/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甲61号工人日报社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91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10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