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丸灌胃的脾阳虚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β内啡肽(β-EP)、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及神经元细胞μ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自愈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中药组、自愈组采用饮食失节+劳倦等复合因素方法制作脾气虚模型,加用"苦寒泻下"法(连续灌服100%番泻叶)制作脾阳虚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中药组予附子理中丸2 mL/(100 g·d)灌胃,1次/d,给药2周.①大鼠行为运动功能观察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采用YLS-13A大小鼠抓力测定仪检测各组大鼠前肢抓力.②分别于第2、4周处死各组大鼠,取海马组织,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β-EP、cAMP、PKA,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神经元细胞μ受体.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自愈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均降低(P均<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肢抓力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自愈组大鼠前肢抓力增强(P均<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自愈组海马组织中β-EP含量升高、cAMP和PKA含量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cAMP和PKA含量升高,自愈组PKA含量升高(P均<0.05);与自愈组比较,中药组海马组织中β-EP含量降低、cAMP和PKA含量升高(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自愈组大鼠海马组织μ受体光密度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μ受体光密度降低(P<0.05);与自愈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μ受体光密度降低(P<0.05).结论 附子理中丸可改善脾阳虚证模型大鼠的脾阳虚证"神疲、乏力"表征,其机制可能降低海马组织β-EP含量、升高cAMP及PKA含量、增加神经元细胞μ受体表达.
推荐文章
附子理中丸对脾阳虚大鼠小肠上皮细胞CREB、Sirt1、UCP2表达和ATP合成的影响
脾阳虚证
附子理中丸
中药
小肠上皮细胞
信息沉默调节因子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解耦联蛋白2
三磷酸腺苷
大鼠
海马神经元活化产物对大鼠GABA(α1)受体表达的影响
海马神经元活化
GABA(α1)受体
癫痫
Rp-cAMP与缺氧神经元Bcl-2表达和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培养神经元
缺氧
凋亡
蛋白激酶A
Bcl-2
附子理中汤及拆方干预脾阳虚模型大鼠**☆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实验造模
附子理中汤
理中汤
附子干姜汤
脾阳虚证
拆方
模型
动物
实验研究
中医学
干预
影响
比较
省级基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附子理中丸灌胃后脾阳虚证大鼠海马组织β-EP、cAMP、PKA、神经元细胞μ受体表达观察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附子理中丸 脾阳虚证 海马 β内啡肽 μ受体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年,卷(期) 2018,(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031
字数 4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8.4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大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7 60 5.0 7.0
2 王德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150 847 15.0 21.0
3 单德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93 427 11.0 17.0
4 刘旭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43 91 5.0 8.0
5 刘文俊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31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附子理中丸
脾阳虚证
海马
β内啡肽
μ受体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