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大鼠烧伤创面中的表达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烧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烧伤创面愈合过程ILK的表达情况,将烧伤大鼠分为ILK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LK转染组大鼠创面注射ILK过表达慢病毒,阴性对照组大鼠创面注射空质粒慢病毒,空白对照组大鼠创面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过程ILK的表达情况,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结果 烧伤组烧伤后1 w和2 w后烧伤创面ILK的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烧伤后3 w烧伤创面ILK光密度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K转染创面后,荧光显微镜下见绿色荧光蛋白主要在皮肤基底层表达,部分毛囊中也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烧伤后1 w和2 w,ILK转染组创面组织ILK光密度值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烧伤后3 w,三组创面组织ILK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1 w和2 w,ILK转染组创面愈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烧伤后3 w,三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K转染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烧伤创面中ILK表达量增加,大鼠烧伤创面转染ILK过表达慢病毒后创面中ILK表达量增加,并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
推荐文章
不同深度烫伤大鼠创面组织中β1整合素、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表达
烫伤
创面愈合
β1整合素
整合素连接激酶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创面中的表达及其调控
整合素连接激酶
创面
转化生长因子β1
RHuEPO对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变化的影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CD31
血管生成素-1
急性创面愈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大鼠烧伤创面中的表达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烧伤 创面愈合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24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26.5
字数 1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8.10.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刚 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二科 23 48 4.0 5.0
2 姜海 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二科 3 5 1.0 2.0
3 刘宇 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二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整合素连接激酶
烧伤
创面愈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半月刊
1005-9202
22-1241/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7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73
总下载数(次)
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