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为试材,采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等方法,研究了生长环境对尾叶香荼菜和蓝萼香茶菜叶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利用和保护现有的香茶菜属植物资源;为引种驯化、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种植物叶片的结构相似,但二者的叶片在外部形态特征、表皮细胞的形状、栅栏组织与海面组织细胞的特点、维管束发育的程度方面有明显的不同,这也表现出2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均为异面叶;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长椭圆状;气孔下陷且仅存于叶片下表皮.尾叶香茶菜气孔密度平均为372个·mm-2;蓝萼香茶菜气孔密度平均为188个·mm-2.二者栅栏组织均为一层.尾叶香茶菜的栅海比为80.9%;蓝萼香茶菜的栅海比52.81%.二者的叶片下表皮、叶柄均存在大量腺毛和非腺毛.分泌道在2种植物的叶及叶柄均有分布.二者的叶柄结构基本相似.
推荐文章
蓝萼香茶菜二萜研究进展
蓝萼香茶菜
二萜
药理活性
结构修饰
剂型改造
蓝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蓝萼香茶菜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蓝萼香茶菜
指纹图谱
RP-HPL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尾叶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叶的解剖结构
来源期刊 北方园艺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尾叶香茶菜 蓝萼香茶菜 解剖结构
年,卷(期) 2018,(22) 所属期刊栏目 园林花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67.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7/bfyy.201738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友民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69 484 12.0 19.0
2 卢曦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1 17 2.0 3.0
3 白露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2 1.0 1.0
4 汤晓韵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尾叶香茶菜
蓝萼香茶菜
解剖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方园艺
半月刊
1001-0009
23-1247/S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14-15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38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103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