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激活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内蛋白激酶C(PKC),观察RPE细胞核内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内谷胱甘肽(GSH)的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原代培养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将第3代RPE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n=8)、PMA组(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4μl 100 nmol/L PKC特异激活剂佛波酯溶液,n=8)和PMA+BST组(用4μl 10μmol/L Nrf2抑制剂鸦胆苦醇溶液预处理RPE细胞1 h后,吸出并加入含PMA 4μl 100 nmol/L的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n=8),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rf2蛋白在胞质和胞核内的表达,采用GSH试剂盒检测各组RPE细胞内GSH的表达,对细胞核内Nrf2及细胞内GSH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rf2蛋白在细胞内转位情况.结果 RPE细胞胞质内可见黑色素颗粒,呈长梭形,鼠抗人角蛋白(AE1/AE3)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呈强阳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MA组和PMA+BST组胞质内Nrf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其中PMA组胞质内Nrf2蛋白表达较PMA+BST组显著降低,而细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则显著增多(胞质:F=26.62,P<0.05;胞核:F=29.88,P<0.05).GSH检测试剂盒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MA组和PMA+BST组细胞内GSH表达显著增高,其中PMA组细胞内GSH表达显著高于PMA+BST组(F=37.64,P<0.05).细胞核内Nrf2与细胞内GSH表达成正相关(R2=0.908,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MA组和PMA+BST组细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增加,发生了核转位,其中PMA组较PMA+BST组核转位更为显著.结论 PKC活化能够促进RPE细胞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机制与PKC/Nrf2信号通路调节有关.
推荐文章
Genistein抑制兔晶体上皮细胞膜酪氨酸蛋白激酶及蛋白激酶C磷酸化的研究
晶体上皮细胞
genistein
酪氨酸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C
复明片对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复明片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流式细胞仪
黄芪
生地
茯苓
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RNA干扰
整合素连接激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蛋白激酶C活化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蛋白激酶C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
年,卷(期) 2018,(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32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721.2018.3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丽娟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二科 20 21 3.0 4.0
2 卫冬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三科 18 37 3.0 5.0
3 孙兆义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三科 13 16 2.0 3.0
4 李红玉 牡丹江医学院眼科 3 0 0.0 0.0
5 教莹莹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三科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8)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蛋白激酶C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当代医药
旬刊
1674-4721
11-5786/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1座)8B02室
2-515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1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528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