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联合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3组,每组20例.A组予氨甲环酸0.25 9,2次/d,口服12周,外用云南薇诺娜公司舒敏特护霜(2次/d)及清透防晒霜(1次/3 h),共20周;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20%~35%甘醇酸剥脱治疗,1次/2周,共12周;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熊果苷精华液外用,2次/d,共20周.结合改良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患者对治疗前后疗效主观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评价疗效,并记录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次数增加疗效逐渐增加,治疗后第12周时疗效最佳,有效率分别达到80.0%、80.0%及85.0%;从第12周起3组患者均停用了氨甲环酸口服后,治疗后第20周A、B、C3组mMASI评分均值均有上升,A组治疗后第20周与第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组在停用氨甲环酸后8周黄褐斑复发;治疗后第20周患者满意度A、B、C组分别为45.0%、60.0%、70.0%.3组治疗不良反应轻微,为一过性.结论 3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联合使用果酸和熊果苷对黄褐斑患者皮肤整体状况改善更优,可减少或延缓停用口服氨甲环酸后色斑复发,特别熊果苷精华可作为黄褐斑维持治疗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微针疗法治疗难治性黄褐斑临床观察
微针疗法
黄褐斑
难治性黄褐斑
MASI评分
疗效
三联外治疗法治疗黄褐斑46例
黄褐斑
三联外治疗法
毫针围刺
背腧穴拔罐放血
中药熏蒸
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合并色素减退疗效观察
黄褐斑
色素减退
微针
调Q激光
三联疗法治疗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黄褐斑
脾虚型
三联疗法
全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联合疗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关键词 黄褐斑 氨甲环酸 果酸 熊果苷
年,卷(期) 2018,(2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课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1-32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2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海康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8 30 3.0 5.0
2 张娟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12 18 3.0 3.0
3 夏汝山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7 9 2.0 2.0
4 金城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10 24 3.0 4.0
5 陶诗沁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23 59 5.0 6.0
6 范莹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9 18 3.0 4.0
7 李飞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3 5 2.0 2.0
8 顾奇颖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5 3 1.0 1.0
9 范华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40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氨甲环酸
果酸
熊果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