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初步了解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形成、消散的规律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且定期随访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8个时间点(出院时对应时间点1、出院后1个月对应时间点2、出院后2个月对应时间点3、出院后3个月对应时间点4、出院后4个月对应时间点5、出院后5个月对应时间点6、出院后6个月对应时间点7、出院后9个月对应时间点8)胸腔超声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小于时间点2(P<0.05);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与时间点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在时间点3为拐点.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小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在时间点5为拐点.时间点6用力肺活量(FVC)实测值、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实测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大于时间点5(P<0.05);时间点6 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与时间点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在时间点6为拐点.时间点5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实测值大于时间点4 (P<0.05);时间点5 DLCO实测值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O实测值在时间点5为拐点.结论 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残留的少量胸腔积液在出院后2个月左右基本自行吸收;当有少量胸腔积液不能抽尽时胸膜增厚达高峰,之后胸膜增厚逐渐减少,4个月后相对稳定;损伤的肺功能在胸腔积液基本被控制4~5个月后恢复到平台期,基本达到参考范围下限,之后恢复的速度变慢.
推荐文章
胸膜CT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
胸腔积液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鉴别
CT对胸腔积液检查发现胸膜增厚的临床价值
CT
胸腔积液
胸膜增厚
临床
价值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99例发生胸膜增厚因素的临床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
胸膜增厚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的演变过程及相应肺功能改变的初步观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膜炎 胸膜 肺功能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诊疗提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9-14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6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00.09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腔积液
胸膜炎
胸膜
肺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