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土高塬沟壑区引进菌草进行引种试验,为了研究菌草的拦泥截流效果,开展坡面标准径流观测小区种植试验.在南小河沟马山设置了菌草区(巨菌草区、绿洲1号区、高丹草区、苏丹草区、紫花苜蓿区)和标准小区,测定了各小区的含沙量、冲刷量、土壤含水率和牧草的耗水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坡面种植巨菌草、苏丹草、高丹草等生长速度快的一年生植物,既能增加植被面积,又能减少径流和泥沙的冲刷量,拦泥截流效果极佳;第2年未翻种菌草的未腐烂根系也具有拦泥截流作用;巨菌草、绿洲1号、高丹草、苏丹草等高秆菌草,耗水强度大,需要一定的灌溉条件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
推荐文章
黄土高塬沟壑区绿洲1号菌草引种栽培试验
菌草
绿洲1号
引种栽培
黄土高塬沟壑区
美国豆科牧草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引种试验研究
豆科牧草
引种试验研究
多年生香豌豆
美丽鹧鸪豆
犹他甜苕子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菌草引种栽培试验
菌草
黄土高原沟壑区
引种栽培
黄土高原沟壑区巨菌草引种试验
巨菌草
牧草
引种试验
黄土高原沟壑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塬沟壑区菌草拦泥截流效果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菌草 拦泥截流 黄土高塬沟壑区
年,卷(期) 2018,(24)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2,1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4
字数 4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18.24.1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晓玲 18 33 4.0 5.0
2 刘海燕 4 6 1.0 2.0
3 段景峰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土保持
菌草
拦泥截流
黄土高塬沟壑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