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突变的过程,同时又由多种因素触发和维持,目前限于低剂量CT筛查的低敏感性和低特异性,NSCLC确诊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现在已经初步认清了NSCLC在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的多种基因、危险因素和生物标志物;然而,对于这些患者,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医疗模型去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分析文献可知:常见的灭活肿瘤的抑制基因的表达,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等促癌基因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融合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EML4-ALKA)和柯尔斯顿禽类肉瘤基因(KRAS)的突变,以及微小RNA (miRNAs)、血浆或血清中循环DNA、循环肿瘤细胞(CTCs)等,均已被证明是NSCL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也是新治疗策略的潜在靶标.这些涉及基因分子在健康和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将有助于对NSCLC新生物标志物的加入,这将有助于以后更简便快捷地诊断,采取更具体的治疗方法,并预测治疗的效果.本文将对NSCLC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有前景的上述生物标志物做一浅析.
推荐文章
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
转移
生物标志物
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生物标记物
研究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胞内核酸 生物标记物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诊疗新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96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51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18.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振宗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82 247 8.0 10.0
2 许银辉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胞内核酸
生物标记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