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七氟烷预处理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再生作用,探讨其加速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结构和神经功能修复重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局灶性缺血再灌注组( Control组)和七氟烷预处理+局灶性缺血再灌注组(Sevo组).分别在术后1、3、7、14和28 d,采用磁共振扫描和2,3,5 -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评估脑损伤程度的方法;创新性使用TTC染色后脑组织再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运用激光共聚焦三维重建和膜片钳技术,比较和分析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情况;脑梗死区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及结构功能重建的过程;脑梗死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迁移、吞噬及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过程;星形胶质细胞向脑梗死区迁移的过程及作用;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对七氟烷预处理促进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结果 术后3 d,Sevo组微管相关蛋白( DCX)阳性总细胞数、增殖百分比及迁移百分比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 P<0.05).术后7 d,在迁移路径中,Sevo组的DCX的阳性表达也显著高于Control组.术后14 d,Sevo组脑梗死区的DCX +细胞数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 Control组仅有少量DCX +细胞分化,其比例均显著低于Sevo组(P<0.05).术后28 d,Sevo组脑梗死区的新生神经元轴突之间相互联系,新生神经元轴突与梗死周边组织的神经元轴突之间亦形成神经环路.术后1 d,Sevo组缺血半暗带区的小胶质细胞由静息状态转化为活化的"警戒"迁移状小胶质细胞,其在胞体的周长、突起的分叉点和突起的总长度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Sham组(P<0.05).术后3~7 d,Sevo组的小胶质细胞由半暗带区迁移至脑梗死并转化为活化的阿米巴状态的小胶质细胞,脑梗死区小胶质细胞的数量与Control组相比显著增高. F-actin和clathrin的染色结果示阿米巴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较强.小胶质细胞可通过吞噬坏死的细胞碎片而减少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小胶质细胞可分泌大量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从而增加血清及脑中BDNF的含量. Sevo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在术后3 d开始向脑梗死区迁移,在术后14 d时,已基本覆盖梗死边缘内侧.此外,神经干细胞的突起缠绕于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及胞体上向脑梗死区迁移. Control组的星形胶质细胞虽然也向脑梗死区迁移,但在术后14 d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形成胶质瘢痕.米诺环素显著降低了术后3 d Sevo组脑梗死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抑制了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P<0.05),并且显著减少了术后14 d Sevo 组脑梗死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P<0.05).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神经结构及神经功能修复重建有促进作用,阐释了小胶质细胞在七氟烷预处理诱导的神经再生和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为七氟烷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七氟烷对小胶质细胞线粒体自噬与活化的影响
七氟烷
小胶质细胞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七氟烷预处理后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七氟烷
预处理
脑缺血
神经保护
血清反应因子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血清反应因子
细胞骨架动力学
轴突再生
线粒体动力学
立即早期基因
七氟烷预处理抑制缺氧诱导的脑损伤
七氟烷
预处理
缺氧
脑损伤
氧化应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胶质细胞在七氟烷预处理诱导神经再生和修复重建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七氟烷预处理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再生 脑修复重建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2-11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18.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常林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4 34 4.0 5.0
2 裴杰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3 29 4.0 5.0
3 贺瑛福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6 33 3.0 5.0
4 张广华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8 26 3.0 4.0
5 巨虎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12 17 2.0 4.0
6 张王成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七氟烷预处理
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再生
脑修复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