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胃早癌患者内镜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1月收治的90例行内镜引导下胃黏膜切除术胃早癌患者作为试验组,90例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试验组内镜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情况,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 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蛋白酶原比值(PGR).结果 对照组的PGⅠ和PGR水平显著高于试验组,对照组的PGⅡ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GⅠ和PGR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的PGⅠ和PGR水平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PGⅡ水平在治疗前、 治疗后60 d和治疗后90 d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筛选胃早癌的过程中可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作为重要指标.
推荐文章
慢性胃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观察及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亚群
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和胃泌素-17检测对胃癌诊断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血清胃蛋白酶原I
血清胃蛋白酶原Ⅱ
胃泌素-17
胃癌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及胃蛋白酶原与胃息肉的相关性研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胃蛋白酶原
胃息肉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血清胃泌素-17、糖类抗原-125及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血清胃泌素-17
糖类抗原-125
胃蛋白酶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早癌患者内镜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来源期刊 医疗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早癌 消化内镜 血清胃蛋白酶原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2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76.2018.1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消化内科 6 5 1.0 1.0
2 王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消化内科 10 28 3.0 5.0
3 孙绍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消化内科 7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早癌
消化内镜
血清胃蛋白酶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装备
半月刊
1002-2376
11-221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2-96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99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50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