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可逆阶段,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时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和预警信号.在我国,I G R患者有19%~60%将转变为2型糖尿病,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B M I增加或肥胖、体力活动缺乏及未重视疾病早期等有关[1].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在2008年10月发表的《糖尿病前期诊治共识》[2-3]中特别重申了关注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体质量、针对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等异常的药物治疗等来优化IGR患者远期转归的方法,其中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能减缓I G R转变为糖尿病,而且能减少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4].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研究显示[5],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亿人之多,这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的强大后备军,所以采取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刻不容缓.现就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为的干预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