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宫内节育器(IUD)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进行分析,为IUD知情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项目监测点所有放置IUD的育龄妇女进行跟踪随访和记录报告,收集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所发生的534例IUD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4例不良反应位列前四位的为月经异常、IUD下移、腰腹疼痛、带器妊娠,月经异常发生率最高,占50.19%;其次是IUD位置下移,占36.14%;腰腹疼痛占11.80%;带器妊娠占1.12%.不同种类IUD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相同,不含吲哚美辛类IUD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含吲哚美辛类IUD.从IUD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来看,放置IUD以1年以内尤其是3个月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IUD避孕效果好,但仍可能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必须加强随访和IUD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防治,加强新型IUD的研发,提高置器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报告1895例分析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分析
80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分析
58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宫内节育器现状
宫内节育器
安全性
机理
用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34例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监测 育龄妇女
年,卷(期) 2018,(22)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1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69.41
字数 2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616.2018.22.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玮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内节育器
不良反应
监测
育龄妇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