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CT与MRI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我院收收治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CT与MRI表现.结果 经CT检查发现腔梗病灶137个,多呈斑点、片状或圆形,而经MRI检查发现病灶689个,病灶多呈圆形或小片状,边缘欠清晰;其中,两种检查在内囊、基底节、额叶、脑干、小脑等部位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X2分别为42.745、4.077、56.030、28.791、31.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CT检查显示<5mm病灶仅5个,其所占比例为3.65%,>5mm病灶132个,其所占比例为96.35%,其小病灶(<5mm)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的249个(36.14%),X2为55.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CT检查辐射担心比例为97.14%,明显高于MRI检查的41.43%,X2为48.468,差异显著(P<0.01);CT检查时间、费用满意度分别为90%、85.71%,均明显高于MRI检查,X2为5.715、5.709,差异显著(P<0.01);MRI检查结果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CT检查的44.29%,X2为36.094,差异显著(P<0.01).结论 MRI检查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诊断准确性、检出率更高,安全无辐射,对细小病灶(5mm以下)显示更具优势,在不考虑经济条件的前提下,可作为早期腔隙性脑梗塞首选方法.但是,CT检查在应用便利性、经济方面仍存在一定优势,在临床应用时,可考虑具体情况,灵活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