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艾灸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该次入选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在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艾灸、针灸.记录两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LVA、R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LVA、RVA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艾灸可显著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液流变学
眩晕灵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眩晕
眩晕灵
随机双盲
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丹蒌片
氟桂利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0例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系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艾灸 针灸 联合治疗效果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53
字数 2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68/j.cnki.2096-1782.2018.03.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琼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 4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艾灸
针灸
联合治疗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系统医学
半月刊
2096-1782
10-1369/R
16开
北京市100086信箱16分箱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4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4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