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轮胎与路面的噪声产生机理出发,采用主驱动轮式路面功能评价系统开展不同级配的沥青路面噪声特性研究;并基于胎/路接触特性提出路面降噪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胎/路接触界面的开口空隙率可以有效评价路面空气泵吸作用;相比沥青混合料内部空隙率和路表构造深度,轮胎有效接触界面的开口空隙率与路面噪声相关性更高,路面噪声随着轮胎接触界面的开口空隙率的增加而降低.建议混合料设计时适当增加4.75 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4.75 mm筛孔通过率推荐为30%~33%),有助于提高沥青路面开口构造比例及其长期稳定性.建立轮碾作用下的路表开口空隙率与噪声A计权声压级的相关性模型,其相关性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进一步验证开口空隙率指标的合理性.研究可为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降噪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低噪声沥青路面的降噪对策简述
低噪声沥青路面
降噪对策
多空隙沥青混凝土
对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思考
沥青路面
早期损坏
改进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分析
道路工程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路面养护
早期损坏
层间结合对沥青路面设计的影响分析
层间结合
沥青路面设计
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轮胎接触构造分布对沥青路面降噪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噪声 轮胎接触构造 开口空隙率 空气泵吸作用
年,卷(期) 2018,(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16.2
字数 3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8.3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肖宁 371 6973 41.0 59.0
3 虞将苗 54 505 11.0 21.0
5 黄志勇 9 7 1.0 2.0
6 陈搏 12 6 1.0 2.0
14 陈富达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沥青路面
噪声
轮胎接触构造
开口空隙率
空气泵吸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