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糖化作用与AD关系密切.还原糖与蛋白质交联最终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参与AD的淀粉样蛋白(Aβ)和神经纤维缠结(NFTs)形成,并加速病情进展.丙酮醛(MG)作为AGEs的一种活性前体物质,是一种体内正常的糖代谢中间产物,主要来源于糖酵解途径,可直接或间接对神经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MG分解主要是在乙二醛酶系统作用下最终转化为D-乳酸.正常情况下,MG代谢处于动态平衡;当处于衰老或者病理状态下,MG便在体内积累.研究表明,羰基清除剂即氨基胍及替尼司坦减少MG的产生,从而抑制AGEs的产生,可一定程度改善AD的症状及表现;而体外实验中逆转MG毒性作用的药物如毛地黄黄酮、人参皂及二甲双胍等,可有效改善其细胞凋亡率,有可能成为治疗AD的潜在药物.
推荐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认知
血氧水平依赖
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神经炎症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酮醛代谢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丙酮醛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乙二醛酶系统
年,卷(期) 2018,(3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02
字数 32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8.34.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莲英 2 3 1.0 1.0
2 王家丰 8 7 2.0 2.0
3 李克深 暨南大学华侨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
丙酮醛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乙二醛酶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