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肛瘘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7年5月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43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直肠指诊,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进行手术后,43例患者脓肿病灶44个,内口43个.患者直肠指诊后,脓肿病灶38个,检出率86.3%,内口检出33个,检出率76.7%.当43例患者完成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检出脓肿病灶44个,检出率为100%,内口检出42个,检出率97.6%;内口检出率对比,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指诊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类型:10个括约肌间型,16个经括约肌型,10个括约肌上型,2个括约肌外型;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类型:11个括约肌间型,18个经括约肌型,10个括约肌上型,5个括约肌外型,检出率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肛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核磁共振成像具有方便和准确等特点,可以对脓肿和肛管结构进行清晰呈现,以便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