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3例已行椎体强化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复发情况及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椎体骨折未复发者68例,再发椎体骨折25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质指数、合并其他骨折病史、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纠正的百分比、骨水泥用量、骨水泥弥散渗透率及术后Cobb角改变率是导致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通常表现为相邻椎体骨折,高龄、骨质疏松症及手术方式不当是引发椎体再次骨折的高危因素.
推荐文章
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骨折,压缩性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椎体压缩性骨折
再骨折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再骨折相关因素研究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危险因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非手术椎体
再发骨折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椎体强化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 和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椎体强化术 再发椎体骨折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B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33/j.cnki.cfmr.2018.8.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又明 9 13 2.0 3.0
2 宋艳红 16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体强化术
再发椎体骨折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47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