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化学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对模拟配置的含油废水进行处理,以COD、油份为指标分析改性剂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硫酸改性后的粉煤灰除油效果最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灰酸比等因素对除油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粉煤灰吸附石油烃的最佳改性条件为:室温,改性剂为1.0mol/L硫酸溶液,搅拌速度315 r/min,搅拌时间30 min,灰酸比1:5.在该工艺条件下,石油烃的浓度由1167 mg/L下降至2.8 mg/L,除油率为99.76%,达到较好的除油效果.
推荐文章
菌体/粉煤灰复合吸附剂吸附酸性蓝
粉煤灰
霉菌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粉煤灰-膨润土复合吸附剂处理含Cr(Ⅵ)废水
粉煤灰
膨润土
吸附剂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粉煤灰混合吸附剂的研制与应用
活性污泥
粉煤灰
吸附剂
吸附性能
改性粉煤灰对有机废水的吸附试验研究
粉煤灰
改性
吸附
模拟印染废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性粉煤灰吸附剂的制备及对石油烃的吸附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化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粉煤灰 改性 吸附 除油率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5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21X.2018.10.07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羽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33 180 8.0 12.0
2 张婷婷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12 3 1.0 1.0
3 袁宏涛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1 2 1.0 1.0
4 安璐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1 2 1.0 1.0
5 黄昌壮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
改性
吸附
除油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化工
半月刊
1008-021X
37-1212/TQ
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24-109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16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21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