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破坏了街巷的格局,市民的精神空间被破坏记忆的连续性消失,由此造成了城市的失忆.公共艺术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块空缺,公共艺术以自身独特的艺术性与包容性引发市民的反思与关注,引起人们对于城市文化记忆的认同.成都市的IFS爬墙熊猫和宽窄巷子就利用公共艺术创造了无限的文化价值与城市记忆.
推荐文章
城市特色商业街空间形态分析--以成都市东郊记忆为例
东郊记忆
空间形态
空间层次
间尺度
线性流动序列
城市森林游憩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游憩
成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共艺术塑造城市记忆 ——以成都市为例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城市记忆 成都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建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
页数 1页 分类号 J0|TU984
字数 1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文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共艺术
城市记忆
成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95
总下载数(次)
114
总被引数(次)
5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