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32例为疾病组,同期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疾病组按病情轻重分为A、B两组,A组(NYHAⅠ~Ⅱ级)18例,B组(NYHAⅢ~Ⅳ级)14例.留取上述受试者粪便标本,分离培养肠道菌,并计算单位重量标本中不同菌种的活菌数.同时抽取上述受试者静脉血,稳定同位素内标液质联用法检测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比较不同受试者肠道菌群分布以及TMAO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中受试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增多,组间同种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TMAO水平为(8.36±4.29)μmol/L,高于对照组的(4.02±2.1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MAO水平为(7.13±3.62)μmol/L,低于B组的(9.85±4.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与冠心病存在一定关系,而其代谢产物TMAO可能是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物质和途径.
推荐文章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微生物组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脂肪酸类,挥发性
综述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肠道菌群
综述
基于PKC/NF-κB通路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机制探讨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中医辨治
肠道菌群——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调节的新靶点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肠道菌群
氧化三甲胺
中医药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菌群与豫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冠心病 氧化三甲胺 诊断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5-21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35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8.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宇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 13 43 4.0 6.0
2 郭云双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2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道菌群
冠心病
氧化三甲胺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医学研究
旬刊
1004-437X
41-1180/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学府广场一期2号楼-1001
36-1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2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88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