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河三角洲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和人口密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大量集聚严重影响着大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为保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构建了包含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评价指标量化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了模式识别方法与层次分析法在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作为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最后基于RS技术与GIS软件平台实现了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 表明: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各等级类型的分布面积差别不大,其环境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自东北沿海向西南陆地逐渐减弱的趋势,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长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主要表现为轻度脆弱(39.46%)和极度脆弱(26.46%),环境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自长江沿岸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制约;珠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主要表现为重度脆弱(38.98%)和极度脆弱(30.89%),环境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自珠江沿岸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受人类活动和植被的影响与制约;统一等级分级标准后发现长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最严重,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最低,珠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居中,故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主要受人类活动和植被的影响和制约.
推荐文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评价
生态脆弱性
黄河三角洲
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逻辑模型
土壤质量
土壤含盐量
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黄河三角洲
脆弱性
归一化
层次分析法
分位数法
地理信息系统
2005-2018年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
景观粒度
景观尺度
景观格局脆弱性
时空变化
黄河三角洲
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县域
稳定性
敏感性
适应性
生态环境脆弱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应用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河三角洲 环境脆弱性评价 模式识别方法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21
页数 8页 分类号 X826
字数 6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9.06.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0)
共引文献  (619)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河三角洲
环境脆弱性评价
模式识别方法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工程
双月刊
1671-1556
42-1638/X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 安全与环境编辑部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9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