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涂尔干的社会学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存在道德危机,其原因在于功利主义的纯粹个人主义导致在传统的机械团结消失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机团结.危机的解决之道在于以法人团体为依托重建道德.中国与西方社会一样面临道德危机,但在社会结构上是由于国内层面上断裂社会的形成,以及国际层面上世界结构中的强制,在观念层面上则是由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从而发生原因与西方不同.这要求我们在面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危机时不能直接运用涂尔干的解决方案,而要以对中国的深度研究为基础,从主体间性角度同涂尔干的社会理论进行对话,在以中国为主体对其进行反思性考察的同时,发展我们自己的社会理论,并对时代进行回应.
推荐文章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现实思考——以蚂蚁花呗为例
消费社会
消费媒介
信用
互联网消费
符号
社会理论视野中的社会秩序复杂性
社会理论
社会秩序
复杂性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对中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社会治理
利益最大化状态
信任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
风险社会理论
中国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间性的社会理论对话——以中国为主体对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反思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社会 道德危机 断裂社会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主体间对话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法制与社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95
页数 2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5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
道德危机
断裂社会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主体间对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