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太赫兹波谱技术对名贵中药冬虫夏草及其常见伪品进行太赫兹波谱检测、反射式切片成像及分析,得到冬虫夏草正品及其常见伪品的太赫兹图谱特征.结果表明,冬虫夏草4种正品在1.10 THz和1.13 THz频段均具有特征吸收峰,在0.5~1.5 THz频段,其折射率分布于[1.55,1.63].常见伪品地蚕在太赫兹频段没有特征吸收峰,其折射率与冬虫夏草正品差距较大(>12%),可作为重要鉴别依据;另外两种常见伪品古力虫草和亚香棒虫草具有与正品相近的特征吸收峰,然而其折射率与正品有明显的差异(>3%).冬虫夏草太赫兹反射成像时域切片图像表明,通过分析有效轮廓区域内相对信号强度的分布,可有效评估各自结构特点,为鉴别冬虫夏草真伪提供了新方法.
推荐文章
太赫兹成像检测算法研究
太赫兹波
成像检测
灰度分析
图像分割
背景去噪
实验分析
太赫兹光谱检测不同橡胶材料研究
太赫兹光谱检测
橡胶材料
检测技术
安全检测
太赫兹光谱技术挑战检测循环肿瘤细胞难题
循环肿瘤细胞
太赫兹
光谱诊断
指纹光谱
太赫兹技术在引信中应用的探讨
太赫兹
近程探测
无线电引信
抗干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赫兹波谱在冬虫夏草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太赫兹波谱 冬虫夏草 检测 特征吸收峰 折射率 太赫兹成像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专辑:太赫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220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33.4|TN29
字数 5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49.2019.022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略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8 90 6.0 8.0
2 魏丞昊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3 6 2.0 2.0
3 李辰 2 2 1.0 1.0
4 王志琪 1 2 1.0 1.0
5 杨少壮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208)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赫兹波谱
冬虫夏草
检测
特征吸收峰
折射率
太赫兹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双月刊
1000-2618
44-1401/N
大16开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行政楼419室
46-20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984
论文1v1指导